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法治和教育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贯彻学校党委统一部署,以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学院的改革发展工作,坚持“润商有法,行稳致远”的办学理念,以风险管理与决策安全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将商学与法学有机地融合,致力于培养具有法商智慧的新时代企业家和管理者。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依托1995年设立的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于2002年在整合我校经济、管理和法学师资及教学资源基础上正式组建。聚焦商业,发挥法学优势,“法+商”深层次地融合一直是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建设与发展的总体方向。商学院拥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过硬专业方面技术的师资队伍,通过“法大MBA课堂体验”系列活动,分享商学院师生如何将法商结合的思维应用到MBA课堂以及日常业务实践。希望能够通过本次活动,能够展示法大师生风采,搭建法商信息平台,促进学习、经验分享,落地法商融合理念。

  对于想了解企业的学生来说,业务是打开企业的钥匙,业态是业务的结构。通过对业态做多元化的分析,能轻松实现对企业基本面的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而且业务具有鲜为人知的法律属性,可完全进行法律分析。所以这是一门典型的法律和商业之间交叉融合的课程,这是我院的特色所在,也是我校的比较优势。同时,经济发展需要由产业支撑,产业又一定要通过具体的企业来展开。如前所述,由业务构成的业态就是某个具体企业的“山川河流”,是一个公司能够被梳理的“脉络”,业务开展得好不好,可以验证一个企业的业态配置是否有效,反之亦然,而业务开展得好不好,又能够最终靠合约化率高不高来衡量。当然,合约在会计上仅仅是发生,实现又有赖于履约情况,履约才是真正意义上“产出”,这是“产业”的完整意义。所以,业务是产业的细胞,业态分析则是对细胞群进行解剖,解刨结果直接说明企业经营情况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所以说本门课无论对公司管理,还是对于产业经济,都是一门基础课,更是一门法律和商业结合的代表课。

  商文江,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内部监督委员会委员,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主任,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专家库专家(第一批),雄安新区法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员,第六届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理事,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第六届公安部党风政风警风监督员,出口管制专业方向负责人。

  初识业态和产业体系,原以为就是简单行业划分及产业的运营,上了商文江院长的系列课程后,商院长深入浅出结合案例分析的授课方式,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业态更多的是关注企业或组织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下的经营方式和业务模式,而产业则是依照产品或服务的性质对企业或组织的分类。两者都对于分析和理解经济活动很重要。通过对经济活动的分析及理解,能为我后续从事的小微普惠金融业务分析及展业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商文江院长的《业态分析与产业体系》课程内容丰富实用,课程结构符合常理,从前期决策到后期监督,全方面覆盖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的环节。课程让我深刻认识到产业资源的重要性和企业经营链条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实操性强,让我对企业前台的业务场景和流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商院长强调法商融合的重要性,使得我们也可以从法律和商业两个维度去理解和分析问题,这对于培养我们的复合型思维模式非常有帮助。整体而言,这门课程对于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具备极其重大价值。

  在商文江院长的《业态分析与产业体系》课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业态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商院长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政府、企业实践经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我们深入探讨业态与商业模式、融资、投资等多维度的关系。课程中,胡彦轩、刘峰、王韧等业界专家的联合授课,为课堂注入了鲜活的案例与前沿的视角,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这门课程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也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和解决方案。

  “业态分析”课程让我深刻体会到,现代公司运营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涉及业务分类、财务管理、法律合规等多个角度。这门课程不仅增强了我的理论知识,更提升了我的实践分析能力。我学会了如何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对企业的业态进行深入分析,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随着经济环境的一直在变化,我将继续学习和适应,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公司运营中的各种挑战。

  企业的类型有哪些?具体的业务是什么?这些业务反映出了怎样的业态模式与产业体系?商文江教授的《业态分析与产业体系》课程开篇以三个问题深入浅出的呈现了业态与产业的深层逻辑与价值意义,瞬间将同学们的思想带入到探寻企业内在价值的追寻之路上。在课堂上,商文江教授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将理论知识赋予了实际意义,通过法商融合与政企结合的新视角、新思路,给予了公司发展的新方向、新内涵。本门课程,既向同学们教授理论知识,又向同学们传授社会经验,还向同学们分享人生哲理,是一门听完之后值得反复思考、细细品味的优质课程。

  《业态分析与产业体系》课程的学习对规划个人职业发展、参与企业经营决策以及研判市场整体发展等方面具有非消极作用。商文江院长的课程深入浅出,令我印象非常深刻:一是讲清楚、说明白业态与产业体系的定义、关系,使我们系统把握二者的内涵实质,引得课上“掌声”不断。二是商院长引经据典,富有感染力却不失学术规范的语言能把我们的思维调动起来,声情并茂、传神动听,引得课上“笑声”不断。三是通过分组作报告分享、互相点评等方式,打开我们一扇扇思维的窗户,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得课上“辩论声”不断。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MBAChina立场。采编部邮箱:,欢迎交流与合作。